image

日前才因為孩子挑食的事情,跟H發生了爭執,因為女兒本身對食物就很敏感,可能自小念華得福系統,食性偏向蔬食方面,因為考量女兒營養均衡的狀況,特意在晚餐的時間下廚煎了蛋給她吃,女兒不知怎麼的就是不吃,她說爸爸之前說過雞蛋裡可能也會有小雞,機率很低,但她不想傷害到動物,於是就不願意吃,旁邊的弟弟則是大吃特吃。

我一整個怒火中燒,女兒已經夠挑了,爸爸怎麼還可以開玩笑地說這樣的話呢?原本女兒還喜歡吃茶葉蛋,聽過爸爸這麼一說,還真的漸漸地少吃了,在餐桌上質問H是否有說過這樣的話,老爸也被我問得心煩,女兒在旁邊啜泣說: 「雞會生蛋,蛋當然也是動物的。」我說不過女兒,內心也佩服她的善良跟細膩,但是我還是在意她要補充蛋白質的部分,於是責怪起H亂講話。有時大人無心的一句話,孩子總會聽到並且加以思考,因此不得不慎重,即使立意是良善的。

這也讓我想起來,周遭的朋友也經常為了孩子各種教養和生活的小事情,容易發起爭執,其實往後退想想,這是多小的事情,但總是在一個點上非得爭個輸贏,有時媽媽為孩子想得是更細膩的層面,爸爸想得是比較宏觀實際的方面,因此在溝通上,媽媽會覺得爸爸想得很少,作法很粗糙,爸爸則認為媽媽老是注意這些小細節,是要把小孩寵壞嗎?

但作為爸媽在出發點,還是有共通的地方,就是都想幫助孩子,但因為彼此在成長的脈絡跟性別角色在社會文化影響下,本來就不太相同,能夠完全教養態度一致的父母,不會為了教養孩子產生分歧的父母,是少之又少的。

當媽媽以後,多的是想奪門而出的時刻,就像爸爸,有時會在下班後多在車上待一下子一樣的心情吧。雖說逃避不可恥,有其必要之惡,那都只是為了喘口氣,讓自己的心情做個轉換,有時當媽媽也會有不知該怎麼處理的時候,那就讓自己喘口氣吧,其他就交給惹媽媽生氣的老爸吧,但在出門前,還是要告訴孩子,媽媽出門去做甚麼,什麼時候回來,給孩子有基本的安全感。

我這次就是出門去附近星巴克買杯咖啡跟一塊小蛋糕,花個半小時,給自己想想方法的時間,再帶著那塊輕乳蛋糕,回家跟我的兩個小可愛共享,也一起討論飲食均衡的重要性,至於H呢? 就在旁邊投以羨慕的眼光吧。有時僵持不下的時候,還是需要一些緩衝的時間,想想要怎麼好好說話,畢竟回到原點,我們都是孩子的守護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