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沒人逼你一定要怎麼樣,為什麼要讓自己過得這麼累,這麼狼狽呢?

我覺得媒體,臉書或是各種社群媒體都是影響人判斷和失去自己時間的影響因子,怎說呢?

以前古早人沒有需要經營這些社群媒體,更不需要去用按讚去維繫那薄弱的社交關係,下班以後回到家,就是過著家庭生活吧,單身時也可以自己去學些東西,或是看書,培養自己的興趣。

而今,臉書上只有誰過得多好,或有PO自己過得多狼狽不堪嗎?例如說自己面對孩子瞎哭的囧樣?

誰要看這些東西啊?大家就是在自己過得很爽的時候,才要放一張,維繫自己光鮮亮麗的樣子,

不為什麼,就為營造自己的那些虛華的形象,所以我最近也很少在用臉書了,特別是臉書上充斥廣告和一些我也不想看的內容了!

但有時人一閒下來,不知道做啥的時候,因為已經被餵養到,你無聊時就是滑臉書吧!大概能夠不受臉書束縛的人少之又少吧,不過我最近已經特別厭倦這樣的自己了,

一旦閒下來就滑臉書,這樣空洞的自己,覺得應該要改變,但是戒掉臉書,可以怎麼填補自己無聊的時間呢?天知道,我不想再當按讚的奴隸了!我想做點正事啊!

少了臉書就會跟社會脫節嗎?呃...我倒想實驗看看,是跟臉書告別以後,生活多出來的時間,拿來充實自己,是否會過得更加精彩呢?

我不看臉書我可以幹嘛?

1. 運動

2. 寫作:拿起筆跟紙的感覺更充實,更踏實,打算每天看一則經文,然後寫一些心得文也可以。或是寫一些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做一些累積吧。

3. 多陪陪孩子: 講故事也好,玩遊戲也可以

4. 做家事:改善生活環境的品質,簡化,優化,過著簡約環保的生活吧!用心生活比較不會浪費。

5. 思考和冥想:問題解決的運行

6. 看書看個期刊:我覺得避免跟世界脫節,反而是要多看書多看一些前瞻的研究,看臉書上面的新聞或是消息,大概都已經是二手三手或是經過多少質變的消息了,多看書反而更貼近世界和自己的世界吧

7. 畫圖:這個我實在不太行

8. 擬定週末活動安排或是旅遊計畫

9. 學習新東西

10. 經營自己的興趣吧:研究保養?養生?老年生活?

看來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活出自己的樣子,我相信不是靠臉書,也不需要臉書的讚數來肯定那個自己,人家善心的留言,你就當真啊?人家惡意的留言,你就受傷啊?

留言完了,人家照樣過他的生活,誰管你生活的樣子啊?大家不過是在臉書上面互相參照互相比較彼此的生活,過得好,給你個好棒,暗地裡羨慕嫉妒恨,過得不好,給你拍拍,

這樣的稱讚跟拍拍,就能撫慰你的心靈,想來也真的是很空洞啊...

唉...畢竟要面對空洞跟殘破不堪的自己,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啊!就像我要面對自己肚子的三層肉還要難吧!

逃避是慣性啦!面對是勇敢跟艱難的事情,持之以恆更是,

我人生沒有持之以恆的特性,所以寫個文章來記錄自己,

我相信多少會有改變的動力吧!

我希望今後我做的事情是為了改善自己而做的,不需要去在意別人的眼光,而要在意自己怎麼對待和拿什麼東西去餵養自己的心靈,

人生就這麼一遭,假設回首此生,我浪費了這麼多時間在臉書上滑來滑去,讚來讚去,隨著評論晃來晃去,我大概會很懊悔吧!

我希望原本拿來滑臉書的時間,可以多拿來面對自己,即使什麼都不做,發呆看天空,都比被動地吸收無謂甚是有時是扭曲的資訊到我的腦中,來得要好吧!

就從今天開始吧!

我要找出我的生命意義,並活出意義來!

要感謝這本書“生之意義”,讓我在空洞的生活中,找出應該這麼走的道路,這本書剛開始看很無聊,但到後來才深深體會,

其實每個人都很平凡,但是卻希望自己不平凡,勝利的人,就是那幾個名額而已,每個人都要爭強,都要受到注意,餵養的是自我的膨脹,

但是膨脹到一個程度,會不會爆炸呢?那個爆炸可能是空洞到無以復加的爆炸...

平凡本身沒有問題啊? 平凡中,可以發現很多幸福的事情,能夠知道自己平凡,才能夠放下重擔,好好地過生活吧!

畢竟每個人的生之意義不同,又怎能用同一套的標準來要求呢?別比了!

接下來就是我的實驗開始囉!

Ikigai.生之意義: 每天早上醒來的理由, 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 就是Ikigai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森林媽媽 的頭像
    森林媽媽

    森林媽媽cozy vibe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