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看到一些荒謬的社會新聞,有些人會問這個社會教育怎麼了,但其實我思考一下,新聞報得大多是特例或是那些會吸你眼球的煽動內容,社會上大多數的人還是腳踏實地在過生活,秉持著善良和辛勤的努力,在自己的角色上面好好生活,而這些默默的人們不代表這些在媒體上報導的這些特例,跟統計學的取樣有關係,如果你是隨機採樣,那麼也許可以代表群體,但如果你取樣的都是那些荒謬的樣本,報導出來的內容全是這些,那麼有些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會以為世界就是這樣了,那麼這也許就是一開始採樣的偏誤,跟自己假設的錯誤。
那麼我們要怎麼教導小孩,甚至是我們自己,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站穩腳步呢?
首先,這個世界是多樣的,本來就不可能只有好人,沒有壞人,或是善惡有時也不是那麼截然二分的,防人之心不可無,但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是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是每個人的成長背景跟環境,有時會改變一個人的抉擇,因此要瞭解一個人,需要知道他的生長條件,我很喜歡<大亨小傳>裡面的一句話:『當你想批評一個人之前,你需要瞭解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擁有跟你一樣的優勢條件。』練習不要用外在條件,像是職業、有錢沒錢、住哪裡、拿什麼包等,這種方式去評斷一個人善良與否,而是去看他的行為跟語言,有些老經驗是真的,孔子也說過:『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看一個人做事的動機、用什麼方式做、了解他做事後是否心安理得,這些都是看一個人品德的方式。教導孩子觀察自己跟別人的方法,瞭解什麼事情是可以做的,什麼事情是絕對不可以做的,不要去羨慕別人的一時風光,如果沒有持續練功、充分的底子及操守,路是走不長遠的,翻車的明星在網路上隨手可得,沒有下限的路子,只是讓一個人不斷偏離軌道,而那些還能持續發光發熱的人,他們的為人處事方式,是經過千錘百鍊的,人可以跌倒、犯錯,但最怕的是知道是錯,還不回頭的,知錯能回頭,勇敢地改正自己,乃至於持續鍛鍊自己,都可以成為一個做人楷模的角色。
在了解<成長性思維>後,我覺得跟我的理念很接近,裡面提到成長性思維面對挑戰時,能抱持學習的態度去面對,願意勤奮地工作及投注心力去達到目標及成功。現在有些人會說:『努力也不見得會有結果』,所以呢?就不要努力,直接躺平了嗎?躺平當然一時舒適,可以啦,但是長久來看的話,說實話是有點浪費來這個地球的時間。如果有一些思考能力,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最初的夢想,給自己一點時間沈澱,想想這個夢想是否還有可以嘗試的機會,乃至於不要說夢想,為了生存,有的話,還是要把握自己的能力,好好地站起來努力一番。我很喜歡觀察人群,在生活當中,便利商店店員幫老阿嬤叫計程車、汽車維修師傅、乃至於以前校園中免費幫忙修烙鍊的自行車老闆,在我眼裡他們都閃閃發亮,如果沒有他們,這些我都不會,他們弄髒了手,幫我把烙鍊歸位,問他要付多少錢時,老闆阿莎力地說不用啦,在我心裡,除了感謝他,也祝福他好人一生平安,同時不要辜負別人的善良,要能夠傳遞出去。在我們的社會中,其實有很多這樣善良的人,也許不見得過得光鮮亮麗,也不夠吸睛,但我相信善良會在某些地方開花結果,甚至晚上可能睡得都很安穩,因為他的每一分錢,不偷不搶,靠自己的實力獲取的,身心也因為努力了而感到無愧。
不需要羨慕別人,看到別人的成功,可以去欣賞,去了解怎麼辦到的,並且作為激勵自己動起來的力量,而不是把別人的成功視為威脅或是會刺痛自己和玻璃心碎一地的作祟,而想把人家拉下來,其實要知道,這個世界上越多美好、幸福的事物,我們也會跟著變得幸福,如果大家都希望彼此過得慘兮兮,是不可能只有自己過得很好,除非你一個人住在山頭上,自耕自足,所以懂得去欣賞,英文單字是Appreciate,我覺得更具體地表示這個字的意思,不只是認可好的事物,還抱有感謝之情,成功及美好都不是一蹴可及的事情,別人能夠辦到,學習去讚許他們的努力跟好,自己不會少一塊肉,然後自己能夠受到鼓勵,也能夠精進起來,那麼也是讓這個世界多一份美好。
最後,什麼是邊界(boundary)? 指得是別人與我之間的界線,什麼是你的事,什麼是別人的事,能夠區分開來,也就是要先能夠區辨我是怎樣的人,我的底線及原則在哪,哪些堅決不可以做的,哪些不需要跟別人攪混在一起的,這些還是要讓孩子了解。此外,辨別基本的道德界線,而不是無法無天,不斷在下限的邊緣試探,如果越線,一定要有警示或警告,沒有邊界不代表是自由,很多人對自由有錯誤的理解,可以去查自由的定義,那是在不妨礙他人的前提下,是有範圍邊界的,不是什麼都不管的,那不是自由,是失控。失控是危險的,像脫軌的雲霄飛車,所以自己做事跟教導孩子都還是需要明確的界線,無法無天不是自由,放任不是愛,越線的善良是雞婆,教會孩子自尊自重,佛經偈頌裡面說:『自淨其意』,能夠清淨自己的意念,在這個世界上行走,懂得去抉擇讓自己心安理得的作為,而不隨波逐流,也是送給孩子能幫助他導航而不迷航的寶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