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3C產品唾手可得,新時代孩子彷彿對於3C產品也是很容易上手,光看我家當時兩歲多的小犬有次翻找到我放在包裡的iPad,我都沒教,平時也不會提供給他玩,只見他簡單地點開、叫出APP、開信箱點信的樣子,那個手勢之滑順熟練,我還以為他是哪來的老靈魂,不禁讓我猜想APPLE的設計是否有給小朋友測試過,如此的人性化。

因此在如此容易上手的情境之下,先落實延遲給寶貝們接觸3C產品的時間,是最理想的,那些設計電腦的比爾蓋茲、iPhone的賈伯斯,他們都不會從小就給小孩使用他們的產品,反觀他們的孩子不是學騎馬就是去體驗生活啊。真正的商人,他們肯定知道要怎麼讓人對他的產品上癮,也就是他們能掌握人性的弱點,沒有這個產品不行,要避免網路成癮的關鍵,就是在確保孩子能夠了解3C產品只是輔助生活的工具,了解這些產品只是拿來工作、聯絡、查資料的工具,而非讓3C產品成為主宰他生活喜怒哀樂的鑰匙。

如果你說最理想的年齡會是什麼時候,許多研究指出是在國中的時期,我個人拿到第一支小海豚手機是在國三,功能非常單純,就是跟爸媽聯絡而已。我覺得甚至越晚拿到手機越好,在你能確保孩子有足夠定力,在生活當中已經建立個人興趣及對現實生活的熱愛,還對於防不勝防就彈出來的那些廣告能視而不見的時候,並且了解那些內容的意圖的時候,你再給他個人的手機。如果大人自己都辦不太到,怎麼有自信能給孩子3C產品,然後又期待他們不會成癮呢?

我沒有反對讓孩子看一些卡通,我覺得好的卡通或是紀錄片甚至能幫助孩子成熟,但前提必須是落實3C年齡觀看分級,是守護孩子心靈的起步,當孩子看了不適齡的影片內容,對於他們的睡眠、心理及行為方面都會有不良的影響,所以請大家也要好好落實把關孩子看的影片,甚至家長要陪同觀看及解說。如果說要推薦卡通,我很喜歡宮崎駿系列的龍貓、借物少女艾利緹、波妞及神隱少女等,這些比較適合學齡前的孩子看,也很適合親子一起討論劇情還有欣賞電影的配樂。

曾有人告訴我:「3C成癮的孩子,真實生活中多半沒有人陪他或引導他怎麼玩。」如果生活中有更有趣的活動,爸媽會帶著他去體驗更多有趣的事情,知道與人接觸的實感,而不是當他拿著撲克牌過來找你玩時,你冷漠地滑著手機說:「我沒空」這樣冷冰冰的感覺。讓孩子知道,生活中還有其他更好玩的事情,同時爸媽自己也要能放下手機,就專心地與孩子同樂,創造更多有溫度的時刻,而不是回顧自己的生活,都在一支手機上滑來滑去,而錯過了眼前就這麼一次的分秒。

228792fgsdl

The bill of sale (1876) William Quiller Orchardson (Scottish, 1832–19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