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姊妹們聚會聊天,已婚婦女最常聊到的無非是老公跟婆家,其中妮妮是我們裡面最溫柔賢淑、好脾氣的代表,但這次講到「愛比較的公婆」都讓她忿忿不平了起來:「每次我都很不想回婆家,一回去她就愛拿我們家的女兒跟她的孫子比。」

「兩個不是都內孫,這還有什麼好比的啊?」我們疑惑地問,

「孫子是她一起幫忙帶大的,女兒是我跟我媽帶的,而且我女兒大了幾個月,因為同年級,所以她老愛拿我女兒跟她孫子比東比西,小時候比身高,現在比成績。要是我女兒表現好一點,她就會賴說是因為孫子的年紀小幾個月。讓我都不知道要說什麼才好了...」妮妮說,

「這到底有什麼好比的,感覺婆婆有點偏心是嗎?」我問,

「我想偏心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婆婆的偏心真的是明顯到令人很不舒服,先生從小都是靠自己努力拿獎學金,大哥則是樣樣拿家裡的,出國念書也是,現在回到家裡工作,連孫子都可以託給公婆帶。其實這樣我們都無所謂,能夠靠自己的努力,走出自己的路,不需要靠家裡的幫忙,家裡有大哥大嫂看顧也很好,但是拿我們的小孩去做比較,這我真的很受不了。」妮妮低下頭說,

「換做是我,也會受不了啊。感覺就是在比誰把孩子教得比較好,沒有體恤到你們在外地打拼的辛苦就算了,其實無辜的就是孩子了,回爺爺奶奶家還要忍受這樣的比較。」

「其實孩子也都可以感覺到,所以每次也都很不想去公婆家」妮妮說。

不只有妮妮,很多家庭都存在著愛比較的心態,就是別人家的月亮比較圓,好像所有好康的都在別人家的情況。

愛比較的人多半缺乏自我認同感,就像神隱少女裡面的「無臉男」一樣,不知道自己是誰,會有什麼地方值得被愛,無臉男會拿黃金交朋友,因為他以為有錢就會讓人家喜歡他,沒有自我認同感的人,就會以為有錢就能解決心裡的空洞,但其實不能,大家愛的還是他的錢,不是他的人。

因此,沒有辦法認同自己的人,不知道自己內在有什麼在發光的人,就只能拿一些外在的東西去做比較,例如:學歷、財富、身高、胖瘦等等,看不見自己內在發光的人,自然也無法看清楚眼前的這個孩子/人,有什麼在發光,只會擔心他比不過別人,這種內在焦慮,其實都自己投射出來的,那個曾失意過的自己、曾受傷過的自己,那個情結始終沒有解開,還是覺得只有贏過對方,才能夠獲得愛。其實敵人都不在外面,只有跟內在糾結的自己能夠和平共處,才會感受到被愛,要不然再多人愛你,你也感受不到。

比較的方式,跟激將法一樣,是用一種刺傷人的自尊方式,逼迫他前進。要讓一個人知道為自己而戰,而且帶著滿滿的愛與勇氣前進,才能長成真正的大將,不是為了誰,而是為了自己永不熄滅的夢想跟藍圖,持續鼓動著。其他什麼小考沒有一百分,身高矮個5公分,體重胖個幾公斤,都只是如灰塵般不值一提的笑話了。

愛比較的父母,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愛比較的父母,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圖自神隱少女

arrow
arrow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