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職上班的日子,很開心又有自己的專業貢獻的地方了,但是每天的me time也大量的減少了,像今天難得有一個完整的一天,沒有安排任何工作,我竟然有種賺到了、發自內心的喜悅跟放鬆感,這種心情是沒有等著我要做的事情,totally free...儘管明天又是全職媽媽工作的日子。

因此,我要好好地把握今天,完全是自己的時間,回顧以前,把孩子都送去上學後,自己不用上班的時間,大概有半年吧。有大把自己的時間,但缺少了一些目標感,時間有點不知道怎麼過的,但那半年的時間,我覺得一點都不奢侈,反而是一段把自己從兩年全職媽媽修復身心靈的一段很重要的時間,我很感謝自己有這樣一段的時間,沒有人趕著我要去做什麼,我可以重新開始運動,正視自己疲勞的身體,那些因為長期抱小孩的駝背姿勢,且缺乏核心肌群軟趴趴的肚子。可以有慢慢跟兩個孩子建立上學儀式的寬裕感,送完孩子上學可以泡杯濾掛咖啡,品味沒人吵不用服務哪位公子公主的早餐,悠靜的時光,再緩緩地打開電腦,看看文章或書,去尋找自己的下一步。這雖然是全職媽媽的生活,但也是自由人的生活啊。其實也有點想念,但我最不想念的就是那些趕著打卡、穿梭車陣、再飛車趕來趕去接送上放學的職場生活。

有人問我,會不會很可惜放掉了過去努力的職涯,但因為我的抉擇是經過評估的,周遭的親朋好友也都支持和鼓勵,也許有些人覺得女生學經歷不錯,為了家庭就放棄公認理想的職涯很可惜,但我不覺得是放棄,更不覺得有什麼可惜,我反而覺得很慶幸,就是因為我過去曾經那麼努力過,所以到了這個階段,我才能夠有選擇的空間,選擇我想要的工作模式,跟我想要的生活方式,所以每個媽媽都很不容易,不管是全職、半職或職場媽媽,大家都是在經過評估,而努力去調整出最符合自己跟家庭的模式,有時雖不盡理想,但也已經是當下可以選擇的模式了。雖然我現在是部份時間工作,但也許隨著孩子長大,對媽媽的依賴減少,我的工作時間也會跟著增加,就邊走邊看吧,有時,也還是很想當個自由人啊。

回想小時候,媽媽需要開車通勤一小時外的城市,她也是趕著去打卡,我們早上起來媽媽早就出門了,所以是上班地點離家比較近的爸爸在張羅早餐,有時幫我們綁個頭髮,送我們出門上學。我們總會問媽媽,怎麼不當個家庭主婦,可以在家好好專心照顧我們,媽媽說:「我也想要當家庭主婦啊,但是靠爸爸一個人,可能我們就生活要過得更節儉了。」白手起家的爸爸,一個人要負擔三個孩子的學雜費、才藝課等等,每分錢都需要做精打細算,長大後,我才知道,那該有多不容易,爸爸媽媽都辛苦了。不過,說實在的,其實媽媽的個性也不太適合當個全職媽媽,一來她是家事苦手,也不太會挑好吃的水果,生活也不會精算,所以也許當個職場媽媽對她來說還比較逍遙自在。

其實不管是哪種媽媽,最適合自己,覺得自在舒服的,就是最好的媽媽了,媽媽照顧到自己了,自然在家裡或職場,就可以安心地發揮。所謂的me time,也就是照顧好自己身心靈的時間,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重質不重量,只要是人,大概都需要有這樣的時間來療癒自己身心,揮別塵勞,當自己感到疲憊時,別忘了給自己一段空白的時間,沒有趕著去做什麼,就只做自己想做或喜歡的事情,乃至於躺在地上放空看天空,這就是滋養跟喘息的時間,每個人都值得擁有,而且需要擺在優先項目的。

Peace2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個很令父母們搔搔腦門的問題,不是我的,那是誰的?

如果是我的孩子,難道我就對他具有控制權嗎?孩子也算是我的財產之一嗎?他的職涯乃至伴侶都是需要我的參與跟介入才可以做決定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從小幫孩子造橋鋪路,找個好學校,找個好補習班,或是安排出國留學,這些族繁不及備載之類,對小孩真的就是最好的安排嗎? 有沒有問問看,孩子的夢想是什麼呢? 為什麼要撲滅孩子的夢想呢?

在我參加了小朋友的班級家庭旅遊聚會後,深有所感,媽媽們聚在一起討論的,經常是國小公私立的安排,乃至好學區戶口登記要多早,甚至有位爸爸不以為然地說:「高中還在這邊念嗎?不是應該去念北一女或建中嗎?」我就在心裡試問這位爸爸,你自己有念建中嗎? 如果沒有,為何要對孩子如此寄予厚望。

有時爸媽會把自己沒做到的事,寄託在孩子身上,或是把自己討厭的缺點或恐懼,投射在孩子身上,因為這些都是父母自己的陰影,過去自己沒有克服,卻又希望別人幫他完成。這樣的狀況,歸根究柢是自己沒有勇氣去完成自己的夢想跟克服障礙,你如果問我,我的陰影跟未竟之志是什麼,我大概就是很怨嘆沒能成為一位唱跳俱佳的明星吧,哈哈哈,所以總想著要讓孩子去練街舞之類的。

所以,做為父母的我們,可以思考看看,在你心中,有想像著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嗎? 如果沒有,我覺得很棒,你是認真地在重視眼前孩子的發展,讓他適才的發展。或者,你也專注在自己的自我實現上面。如果自己有陰影的議題,建議多看書或尋求專業的幫助,而不是把自己內心的恐懼及渴望一股腦地放在孩子身上,希望他們會幫你實現夢想,其實這些都是不太成熟及負責任的做法。有沒有可能,孩子如果沒辦法完成你的期待呢? 又或者恐懼於讓你失望?

以前看過亞歷山大帝的電影,亞歷山大帝的媽媽就是一位典型想控制孩子去完成她的野心跟復仇的角色,他是做到了,但也有一說是他想要離媽媽越遠越好,因此不斷地遠征,在電影裡,媽媽仍然用著書信想操控他,這樣的孩子空有一身好功夫,但卻沒有感受到快樂跟幸福的能力,他害怕媽媽失望,害怕看見媽媽傷心的表情,沒有一個真心愛著他的人,也沒有歸屬的地方,所有媽媽對他的好,都只是為了達成媽媽自己的目的而已。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最近小犬好不容易度過不要不要期,來到了3歲,症頭沒有減緩的意思,反而更加的狂暴,媽媽我都要經常深呼吸,告訴自己:「小孩會長大。小孩會長大。」現在的他還是會堅持一定要按電梯的鍵,沒按到會難過的不想上學,念一下他,就會難過地倒在地上說:「討厭媽媽,媽媽讓我不開心。我要媽媽抱。」但是當我伸出手要抱他時,他卻又倔強地不要我抱,搞得媽媽覺得自己是個傻子。

這時,我開始回想姊姊小時候的同時期,的確也會像這樣,雖然女生相較之下比較溫和,但是對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都還是說不清楚,很常哭鬧,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爸媽幫他把內心話說清楚,並且教他可以怎麼疏導自己的情緒。這樣的方法,會比懲罰來得快又有效,所以在爸媽自己快被3歲小兒搞得很亂,快抓狂時,可以先看看這篇。

大腦前額葉神經突觸密度在3歲時達到高峰,是成年人的兩倍多。

In the proliferation and pruning process, simpler neural connections form first, followed by more complex circuits. The timing is genetic, but early experiences determine whether the circuits are strong or weak. Source: C.A. Nelson (2000). Credit: 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

In the proliferation and pruning process, simpler neural connections form first, followed by more complex circuits. The timing is genetic, but early experiences determine whether the circuits are strong or weak. Source: C.A. Nelson (2000). Credit: 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繪本分享]愛吵架的松鼠
出版社:小光點
作者: Rachel Bright(文) and Jim Field (圖)
IMG_0565
---
這本書最適合家裡有"愛吵架的手足"一起看了,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幼兒園餵藥事件,真的母湯啊捏。
做為父母,看到這樣的事情是會害怕的,幼兒園不得不慎選。
看看森林媽媽的經驗分享吧。
歸根究底是幼教師資的品質、讓優質老師被看見、薪資提升以召募更多優質老師,及建立優質幼教老師經驗傳承制度,真的很需要社會大眾的重視。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常看到一些荒謬的社會新聞,有些人會問這個社會教育怎麼了,但其實我思考一下,新聞報得大多是特例或是那些會吸你眼球的煽動內容,社會上大多數的人還是腳踏實地在過生活,秉持著善良和辛勤的努力,在自己的角色上面好好生活,而這些默默的人們不代表這些在媒體上報導的這些特例,跟統計學的取樣有關係,如果你是隨機採樣,那麼也許可以代表群體,但如果你取樣的都是那些荒謬的樣本,報導出來的內容全是這些,那麼有些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會以為世界就是這樣了,那麼這也許就是一開始採樣的偏誤,跟自己假設的錯誤。

那麼我們要怎麼教導小孩,甚至是我們自己,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站穩腳步呢?

首先,這個世界是多樣的,本來就不可能只有好人,沒有壞人,或是善惡有時也不是那麼截然二分的,防人之心不可無,但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是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是每個人的成長背景跟環境,有時會改變一個人的抉擇,因此要瞭解一個人,需要知道他的生長條件,我很喜歡<大亨小傳>裡面的一句話:『當你想批評一個人之前,你需要瞭解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擁有跟你一樣的優勢條件。』練習不要用外在條件,像是職業、有錢沒錢、住哪裡、拿什麼包等,這種方式去評斷一個人善良與否,而是去看他的行為跟語言,有些老經驗是真的,孔子也說過:『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看一個人做事的動機、用什麼方式做、了解他做事後是否心安理得,這些都是看一個人品德的方式。教導孩子觀察自己跟別人的方法,瞭解什麼事情是可以做的,什麼事情是絕對不可以做的,不要去羨慕別人的一時風光,如果沒有持續練功、充分的底子及操守,路是走不長遠的,翻車的明星在網路上隨手可得,沒有下限的路子,只是讓一個人不斷偏離軌道,而那些還能持續發光發熱的人,他們的為人處事方式,是經過千錘百鍊的,人可以跌倒、犯錯,但最怕的是知道是錯,還不回頭的,知錯能回頭,勇敢地改正自己,乃至於持續鍛鍊自己,都可以成為一個做人楷模的角色。

在了解<成長性思維>後,我覺得跟我的理念很接近,裡面提到成長性思維面對挑戰時,能抱持學習的態度去面對,願意勤奮地工作及投注心力去達到目標及成功。現在有些人會說:『努力也不見得會有結果』,所以呢?就不要努力,直接躺平了嗎?躺平當然一時舒適,可以啦,但是長久來看的話,說實話是有點浪費來這個地球的時間。如果有一些思考能力,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最初的夢想,給自己一點時間沈澱,想想這個夢想是否還有可以嘗試的機會,乃至於不要說夢想,為了生存,有的話,還是要把握自己的能力,好好地站起來努力一番。我很喜歡觀察人群,在生活當中,便利商店店員幫老阿嬤叫計程車、汽車維修師傅、乃至於以前校園中免費幫忙修烙鍊的自行車老闆,在我眼裡他們都閃閃發亮,如果沒有他們,這些我都不會,他們弄髒了手,幫我把烙鍊歸位,問他要付多少錢時,老闆阿莎力地說不用啦,在我心裡,除了感謝他,也祝福他好人一生平安,同時不要辜負別人的善良,要能夠傳遞出去。在我們的社會中,其實有很多這樣善良的人,也許不見得過得光鮮亮麗,也不夠吸睛,但我相信善良會在某些地方開花結果,甚至晚上可能睡得都很安穩,因為他的每一分錢,不偷不搶,靠自己的實力獲取的,身心也因為努力了而感到無愧。

不需要羨慕別人,看到別人的成功,可以去欣賞,去了解怎麼辦到的,並且作為激勵自己動起來的力量,而不是把別人的成功視為威脅或是會刺痛自己和玻璃心碎一地的作祟,而想把人家拉下來,其實要知道,這個世界上越多美好、幸福的事物,我們也會跟著變得幸福,如果大家都希望彼此過得慘兮兮,是不可能只有自己過得很好,除非你一個人住在山頭上,自耕自足,所以懂得去欣賞,英文單字是Appreciate,我覺得更具體地表示這個字的意思,不只是認可好的事物,還抱有感謝之情,成功及美好都不是一蹴可及的事情,別人能夠辦到,學習去讚許他們的努力跟好,自己不會少一塊肉,然後自己能夠受到鼓勵,也能夠精進起來,那麼也是讓這個世界多一份美好。

最後,什麼是邊界(boundary)? 指得是別人與我之間的界線,什麼是你的事,什麼是別人的事,能夠區分開來,也就是要先能夠區辨我是怎樣的人,我的底線及原則在哪,哪些堅決不可以做的,哪些不需要跟別人攪混在一起的,這些還是要讓孩子了解。此外,辨別基本的道德界線,而不是無法無天,不斷在下限的邊緣試探,如果越線,一定要有警示或警告,沒有邊界不代表是自由,很多人對自由有錯誤的理解,可以去查自由的定義,那是在不妨礙他人的前提下,是有範圍邊界的,不是什麼都不管的,那不是自由,是失控。失控是危險的,像脫軌的雲霄飛車,所以自己做事跟教導孩子都還是需要明確的界線,無法無天不是自由,放任不是愛,越線的善良是雞婆,教會孩子自尊自重,佛經偈頌裡面說:『自淨其意』,能夠清淨自己的意念,在這個世界上行走,懂得去抉擇讓自己心安理得的作為,而不隨波逐流,也是送給孩子能幫助他導航而不迷航的寶物。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長性思維」是一種認為人的智力、能力、才能及其他素質是可以透過努力、學習與專心致志而發展的信念。
「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ucity)」則是說明大腦結構雖然約莫到25歲停止增長,但大腦仍舊持續改變著,也就是說大腦保有持續改變的能力。

當我們越常使用某個技能時,神經網絡的連結效率就越好,而當你第一次學習某項技能時,神經元的放電速度較緩慢,但是透過「練習」你的神經元就會越來越熟悉這個動作,反應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快,特別是小孩子,他們的神經可塑性高,學習新事物特別厲害。

透由可塑性,讓人抱持著希望,透過練習是可以有改變的機會,而不是讓人自我設限及定型。儘管每個人都有弱點,但勤能補拙,是可以幫助我們克服恐懼的。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女兒:「長大以後,我才不要生小孩,照顧小孩很煩。」

我:「這個問題,可以等到你長大一點,再來思考,難道是媽媽讓你有這樣的感覺嗎?」

女兒:「我看媽媽照顧弟弟,還要做很多事情,看起來就很累,而且還要減肥,感覺就很辛苦。」

我:「原來你這麼認真在觀察我啊,是的確有點煩,因為我都沒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媽媽還是很開心有你們當我的小孩喔。」

女兒在旁邊問著我這樣的問題,也讓我夢迴年幼的時候,其實我在國小的時候就很想當媽媽,很想有自己的小孩,而且還規劃好就是要兩個,連怎麼教他們的作業都自己手繪寫好了,會這麼母愛爆棚,大概主因我是外婆家的長孫女,除了自己的弟弟妹妹,後面跟著好多表弟表妹,所以我有很多機會照顧小嬰兒,抱著這些可愛的小寶寶們,那時的心情大概是很幸福吧,所以也很想有自己的小孩,這也成為我努力向上的動力之一。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謝親子天下的邀請分享

這次主要介紹教育界存在已久的專題式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 PBL),這種學習方式是採取全面性的教育及學習方法去促進學生深度地探索一個主題。

面臨人工智慧的崛起,新世代的孩子需要具備的能力已經不再是死背、樣板式地輸出或是考試機器了,因為這些人工智慧都能夠做到,那麼孩子需要的是什麼呢? 除了能夠駕馭知識外,根據2023年1月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指出,未來工作特別需要10大關鍵軟技能(core soft skills)主要分四大類型,包含問題解決、自我管理、團隊合作、科技運用與發展能力,如下:

https://reurl.cc/klbmer

  1. 分析式思考與研發
  1. 領導及社會影響力
  1. 主動學習及學習策略
  1. 運用科技的能力
  1. 解決複雜問題能力
  1. 科技設計及程式
  1. 批判式思維及分析
  1. 韌性及抗壓性
  1. 原創性
  1. 邏輯

這10項其實已經屬於高階教育的學習及專業培養了,在大學求學的階段,教授就經常強調批判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及分析能力,這點是獨立思考不可缺少的一項,也是需要長時間鍛鍊及累積的技能,更不用說其他領導能力及抗壓性,這些能力都不是一蹴可成,需要生活經驗,更需要個人反思及整理資料的能力,這些都不是機器人能夠輕易取代的能力,因此怎麼培養我們及我們的下一代學習到這些能力,都是值得我們去探索學習的課題。

甚至根據統計,約有40%的員工需要花至少6個月的時間去學習新的技能以符合未來工作的要求,因此活到老學到老,不只是說說而已,就讓我們與孩子一起學習進步吧。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全堡壘 (Secure base)指得是探索的起點,也是整個依附理論的基礎,在1963年由心理學家Mary Ainsworth提出。這也是我念心理學時很喜歡的一個概念,安全堡壘,顧名思義,讓人在一個很安全、堅固且被包圍的時空當中,一個人得以舒展、得以休息、得以安心地做自己。寶寶大概6個月大左右,開始坐、能爬行就是探索的開始,會把熟悉的照顧者當成安全的基地,在冒險與尋求安全感之間反覆地試探並取得平衡的歷程,這是一個從童年到成年愛情都影響著我們的重要概念。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當中,有沒有遇過讓你感覺很溫暖、安全可靠的人或空間呢? 有些人可能會喜歡游泳池、某個咖啡館的氛圍、有些人喜歡在麥當勞、有些人喜歡貓的陪伴,有些人喜歡狗的熱情與真誠,試想看看你有沒有在哪裡或哪個人面前感到很自在安全呢? 如果有的話,很恭喜你,有一個自己的安全堡壘,在那裡你可以全然的放鬆。如果沒有,也可以看看這篇文章,一起尋找或建立屬於自己的安全堡壘,進而成為能守護他人的安全堡壘。

心理學家很重視童年的經驗,每個孩子在小的時候,受到父母的照顧,試想每個嬰兒在哭鬧的時候,都有一個人會來看顧他、關心他,不管他怎麼哭鬧,都會緊緊地抱著他,讓他靠近,聽著熟悉的聲音,聞著熟悉的氣味,放鬆下來,這樣的歷程不斷地發生,因為孩子在反覆確認及建構安全堡壘的樣貌,直到孩子跟父母間建立了信任感,孩子知道,爸媽一定會來後,他開始能在自己的嬰兒床玩耍。這就是一個安全堡壘的擴展,從爸媽的懷抱到獨自在嬰兒床,有了安全感的孩子,他探索的範圍會逐漸擴大。這是不是也像極了,剛在熱戀期的人們呢?情人間反覆地確認對方的心意及鬧脾氣,不過一旦成為老伴以後,又是另外的光景了,這個大概就是已經從安全堡壘變成廣闊大草原的另一種概念了。

至於怎麼提供孩子安全感呢? 這個也是我在練習的過程,因為我有兩個小孩,可以觀察自己提供的安全感品質成效,像最近弟弟剛好快三歲了,正值自我意識情緒(self-conscious emotions)與自我評價之間開始產生明確聯結,對於讚美與責備敏感的階段,同時也是儀式狂魔的階段,例如: 電梯要給他按、家裡的電燈給他開、每天早上起床後需要媽媽背著走出房門。今天早上,我起了大早準備先蒸個包子,再去喚醒他,殊不知弟弟醒來找不到我,下床後生氣地爆走,全身用力地哭鬧,這時候說什麼都聽不進去的時候,因為我沒有遵守儀式,其實儀式對他們來說就是承諾,也是一種安全感。這時就只能好好地抱住他,直到他的情緒平緩後,才能好好跟他說明,反觀已經比較有安全感的姊姊從房間揉著眼睛走出來說:「弟弟就是早上起床沒看到你會緊張啦。」

1.要去哪裡,請做報備及約定回來的時間,請不要不告而別: 這一點對小孩真的很重要,是建立安全感的必要條件之一,正面地告知孩子,媽媽去哪裡,什麼時候就回來,小孩比你想得還理性,你有好好地跟他說,他會記得,那也請你要遵守約定地出現。反覆地實現諾言,就是信任感建立的過程,不要因為害怕孩子哭鬧,就偷偷地溜了,這會讓孩子很傷心。

2.無條件接納:孩子在學齡前,大多還不太會表達情緒,有時即使是大人也還是不太清楚自己的情緒,雖然隨意地對人家發脾氣,還期許別人會無條件包容,真是天方夜譚,但對於教養孩子學習調整自己情緒的過程,先無條件接納他,是一種療癒的過程,讓他知道有情緒是正常的,特別是這些大腦前額葉還沒發展成熟的寶寶們,讓他們感受到即使在生氣,爸媽還是會在這邊陪著你,等待他情緒緩和後,再告訴他剛剛這樣爆走是不是自己也不舒服,也許下次可以試試用別的方式表達你的抗議。當你發現孩子遇到困難時,會第一個跑來找你求助,這就代表你是他的安全堡壘了,當一個人的安全堡壘也是幸福感滿滿。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哈囉~朋友們~

森林媽媽還沒從連假的疲勞中恢復,真心覺得連假也太多了吧。

連假五天完上個兩天學,又再次放假兩天,再次覺得靈魂被抽乾。

來分享一下這次森林媽媽連假玩了些什麼吧。

想挑戰火車之旅,於是就在售票當天起來搶票,但此次派出的訂票人員是H,因為我要哄小孩睡,H訂到票時感覺像抽到獎一樣開心,果然也是要派點任務給孩子的爸,增加他的為父自信心。其實台鐵對親子還蠻友善的,只要一半的票價,小朋友都可以佔位,甚至也有桌型車廂或是可以放置手推車的親子車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連結瞭解親子車廂怎麼訂喔。

我們這次是4/3出發,4/5回來,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一篇文章報導裡面看到這首詩的名稱,感到很有興趣,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找到原文跟中文翻譯,
做了個小圖。
雖然文章內容也不盡然全通用,
還是有很多強者很早就發達也活很老的,
例如比爾蓋茲、最近梅開四度的梅鐸...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子天下好讀版,可直接點下圖。

image

平時已經一團亂的生活,是否發現孩子在你很忙的時候,特別愛來湊熱鬧呢?

這時爸媽內心的小劇場經常會出現,擔心事情只會變得更糟糕,便將孩子排拒在外,或是請他走開。

其實,這個時候的孩子,體驗到兩種失落的感受,就是爸媽的「拒絕」及「嫌棄」,但其實小孩說不出這樣精準的描述,通常你會看到他們頭低低地走開,或是在一旁眼巴巴地看著。

這時,爸媽其實可以覺察看看自己排拒他們的理由是什麼?是避免事情變得更糟?因此自己要花更多時間善後,或是這件事有危險性?或是你覺得自己做才是最快最有效的呢?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說今天是情人節,有人問我有什麼計畫,
當爸媽以後,有好好帶小孩就是最好的禮物。
---
但說到情人,今早我已經充了一顆愛心氣球給我的小情人了,
因為他昨天夢到姊姊把他氣球弄破,半夜還起來哭QQ
收到氣球,他超開心的。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媽媽的心頭好: 水彩餅
對就是它,可以讓小孩靜下心來玩個半小時以上沒問題~
目前實測適用2歲半以上,
只要小朋友懂得沾水拿筆畫在紙上,
都可以給他們試試看唷!

IMG_3714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日前才因為孩子挑食的事情,跟H發生了爭執,因為女兒本身對食物就很敏感,可能自小念華得福系統,食性偏向蔬食方面,因為考量女兒營養均衡的狀況,特意在晚餐的時間下廚煎了蛋給她吃,女兒不知怎麼的就是不吃,她說爸爸之前說過雞蛋裡可能也會有小雞,機率很低,但她不想傷害到動物,於是就不願意吃,旁邊的弟弟則是大吃特吃。

我一整個怒火中燒,女兒已經夠挑了,爸爸怎麼還可以開玩笑地說這樣的話呢?原本女兒還喜歡吃茶葉蛋,聽過爸爸這麼一說,還真的漸漸地少吃了,在餐桌上質問H是否有說過這樣的話,老爸也被我問得心煩,女兒在旁邊啜泣說: 「雞會生蛋,蛋當然也是動物的。」我說不過女兒,內心也佩服她的善良跟細膩,但是我還是在意她要補充蛋白質的部分,於是責怪起H亂講話。有時大人無心的一句話,孩子總會聽到並且加以思考,因此不得不慎重,即使立意是良善的。

這也讓我想起來,周遭的朋友也經常為了孩子各種教養和生活的小事情,容易發起爭執,其實往後退想想,這是多小的事情,但總是在一個點上非得爭個輸贏,有時媽媽為孩子想得是更細膩的層面,爸爸想得是比較宏觀實際的方面,因此在溝通上,媽媽會覺得爸爸想得很少,作法很粗糙,爸爸則認為媽媽老是注意這些小細節,是要把小孩寵壞嗎?

但作為爸媽在出發點,還是有共通的地方,就是都想幫助孩子,但因為彼此在成長的脈絡跟性別角色在社會文化影響下,本來就不太相同,能夠完全教養態度一致的父母,不會為了教養孩子產生分歧的父母,是少之又少的。

當媽媽以後,多的是想奪門而出的時刻,就像爸爸,有時會在下班後多在車上待一下子一樣的心情吧。雖說逃避不可恥,有其必要之惡,那都只是為了喘口氣,讓自己的心情做個轉換,有時當媽媽也會有不知該怎麼處理的時候,那就讓自己喘口氣吧,其他就交給惹媽媽生氣的老爸吧,但在出門前,還是要告訴孩子,媽媽出門去做甚麼,什麼時候回來,給孩子有基本的安全感。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親子天下好讀版,可直接點圖進入。

最近開始有點自己工作的時間了,但是也不如自己想得那麼順利,畢竟開拓一個新的領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而我的個性又是那麼不耽於安逸...

於是我想起了以前在上班的日子,每日朝九晚五的類公務人員生活,雖然路程較遠,每天都有固定的業務及行政要做,大概也沒有心思去想其他創新的事情,約莫是生產線上的一個環節,好聽是醫事人員,實際上也就是個小螺絲釘,上班時有太陽,下班時可以看到黃昏,外面的天空一概與我無關,但每個月不管怎樣都有錢匯進我的帳戶裡,不過換得疲勞的身心,一下班飆車去接女兒,只為了趕那約定好的時間,不管再怎麼風塵僕僕,忠心的媽媽就會在約定的時間出現在門口,按下那托嬰中心的門鈴,等著我可愛的寶貝,蹦蹦跳跳地跑出來,鑽進我的懷抱裡。

回到家後,有時疲憊的我,會躺在地墊上昏睡過去,女兒則在旁邊玩玩具,當我醒來都會有點嚇到,自己怎麼睡著了。這時應該很多人會問爸爸在哪裡,其實爸爸也不是不願意支援,而是被公司的會議纏住、塞車潮,原本20分鐘可達的路線可以塞到快一小時,辛苦的爸爸也已經負責早上的接送了,所以他也不能早早離開辦公室,因此我們約定好一個人負責上學接送,一個人負責放學接送,沒有後援及打工仔的小家庭,就是這麼心酸,靠著隊友互相地支持,這種是吵架也沒有辦法改變現狀的無奈,只能盡量讓自己潛能開發起來並善用休假,但我還是很感謝當時公司的體諒及支持,我常常在想,如果能改善為人父母的上下班彈性度及職場友善度,也許生育率可以有稍微地提升吧。

於是工作了幾年,自己潛能也開發了不少,可以清晨起個大早,起來做父女倆早餐,弄好孩子的書包,從容地去上班,連開車的SOP及時間到達都可以精準化,這就是時間打磨出來的自己,但是自己也付出了不少代價,在上班的時間,沒有自由的自己,做久了像個沒有靈魂的機器人,講著一樣的台詞迎接每個上門來的客戶,而且過一段時間他們又會再出現,我心裡知道這也是公司為了生存的方法,但其實做這些根本沒有必要,因此我開始思考自己能做這樣的工作多久,為了生活,我大概也沒有選擇,就只能這麼做下去,也嘗試在這樣的生活中尋找改變,但是內心的自己知道,自己並不開心,除了增加的體重、皮膚狀況變差、還有極度想逃走的想法,但是終究可以逃去哪裡呢?

我看了看周遭的朋友,有的自己出來開公司,經營也沒有那麼容易,他的角色也變成了公司的主管,樣樣講求成本,因為每一樣東西用得都是自己的錢,也是想方設法在開源節流。有的朋友跑去當保險業務,過年來找我送年曆,跟我分享保險業務可以賺多少,拉了多少人,就可以爽爽月收數十萬,但是千算萬算也算不到疫情這波的影響,於是朋友最後還是回到了前公司做原本的工作,其實我是佩服這些人的,他們有勇氣嘗試轉換工作的跑道,試試人生中的其他可能性,有些人成功了,大多還是經不起現實,那壓垮豪情壯志的千斤頂。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己其實很愛買東西,想一想也是可以來拍一些開箱文,

但自己沒有那麼勤奮也不想露臉,就以懶人模式來做開箱跟影片,也算是今年的一種新挑戰吧。

今年一開始,除了給自己換了個新皮夾之外,剛好在滑手機滑到Jo Malone這款官網期間限定的小包裝組合,任選兩罐9ml 2300元,

我就趁機買了兩罐木質香水來試試,

1.Cypress & Grapevine Cologne Intense絲柏與葡萄藤芳醇香水

2.Velvet Rose & Oud Cologne Intense絲絨玫瑰與烏木芳醇香水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子天下好讀版 (點我)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寫這樣的一個主題,大概是看到現在生育率超低,年輕人在尋找另一半有著很多挫折,這都讓我想起18歲時期剛上大學的我,有過少女維拉的煩惱,對未來的徬徨,那時常仰望著那些事業有成的女人,心裡想著她們怎麼辦到的,怎麼有辦法平衡家庭跟事業,還能夠把自己照顧的這麼美?到現在我才知道,那該有多不容易,根本沒有辦法平衡,檯面上都只是冰山一角,多的是在海面下的掙扎。但是也沒有那麼絕望,所以我想寫一封信,給年輕的自己。

親愛的:

突然寫信給妳,想問問妳現在過得好嗎?剛上大學或是在職場上鍛鍊自己了吧,離開了家裡的保護傘,才知道原來爸媽幫我們遮了這麼多的風雨,從現在開始,我們要自己導航人生的方向了。

初來乍到

剛到陌生的城市,請妳不要害羞,多去參加一些社團或志工活動,或是選擇感興趣的課程,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用羨慕那些光鮮亮麗的人,去認識他們,也許他們也很樂於與妳相識,如果遇到真心的朋友,會是青春生活中難忘的回憶。因此拋開妳的害羞,多走出去看看吧,不要害怕挫折,如果對方拒絕了妳,妳也就當作彼此不適合,同時也多多提升自己。但是,也請妳好好地擇友,古人說:「友直、友諒、友多聞」,還是有其道理在,不要為了寂寞,硬是找個人來湊,不如去圖書館多看點書,也可以神交古人,充實自己的內涵。

黃金時期

在這段最黃金的時期,希望妳知道自己的每一步都是在累積自己的專業能力,不管妳是在上大學還是在職場,這個花樣的年華都不該浪費掉,不該在賴床跟翹課中虛度光陰,也不要太執迷偶像劇,與其追偶像,不如把自己當偶像一般經營,因為妳再怎麼追跟沉迷,那些偶像的老婆都不會是妳,就算是妳,偶像老了也是大叔一枚,但妳卻可以像他一般努力地讓自己發光,變得更有自信,而這些自信來自於妳對自己的要求與鍛鍊。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森林媽媽熱騰騰的親子天下新文章來了~

你有過陪孩子讀書,他一直要你念同一本的跳針生活嗎?

來看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

媽媽一直唸同一本唸到懷疑人生?

詳情請見親子天下好讀版: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4601

也感謝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的分享熱映中~~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親子天下好讀版: 點上面圖片即可跳轉

現在是科技發達的社會,大家多追求著物質生活的繁華,但很多人的內心總有個洞,會在夜深人靜時,讓人夜不成眠與輾轉反側。

老子有句名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其實現代社會就是這樣的寫照,街道上的霓虹燈炫目,衣櫃裡五彩繽紛的衣服,音樂都是廉價嘈雜的電子音樂,美食餐廳滿街都是,開著各式名車奔馳,周年慶到了,人手一個精品包,但是,然後呢?這些包包跟球鞋,最後也是放在櫃子裡生灰塵,百年後,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變地球垃圾還是古董?而人心呢?並不會因為吃到什麼就滿足,你會打開手機預定下一次要拜訪的餐廳,這就是我們說的小確幸,我也是這樣的平凡人,過著這樣永無止息的生活。

直到最近,外婆往生後,我才開始體會到,現代生活把生命議題擺在好遙遠的位置,同時也把對生老病死的恐懼跟意義阻隔在外。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們知道高鐵有規定不可以帶氣球進去嗎?

這是我第一次知道耶。

image

事情是這樣的,這次台南行去台南搭高鐵,

沿途收穫滿滿,還在台南新光三越前面的聖誕樹主題區買了兩個造型氣球給兩小,

氣球之於小朋友,就是寶物,可以玩很久很久,一路也是十分寶貝,走到哪裡拿到哪裡,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就是這天了! Today is the day!
我要開啟新生活運動。
---
在執行此活動前,
我吃下了最後一塊蔥油餅(還加蛋加起司加玉米),
嗑了一盤薯格格,宣示出發的決心。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回台中送走外婆最後一程後,我沒有落淚,因為在今年中秋節回去看外婆後,看著外婆挺著老邁的身軀,帶著小女在前院採金桔的模樣,舅舅攙扶著外婆走進家門的時候,我們跟外婆道別,我猜想不知道外婆是否撐得到過年,這次也許就是我們的最後一面,記憶也就定格在那個畫面,我祝福外婆到另一個她所嚮往的安樂世界,也慶幸自己把握了時間,回去抱抱她。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愛著的人?從小我一直想了解什麼是愛,大學特別修了心理學的課程,還寫了一篇有關愛情的專題報告。

「愛跟愛情是不一樣的事情,愛是奉獻,不求回報,在看到所愛之人過得快樂,你也會快樂,能與之共同感受,而你看見了對象,自我便消融了。」這是我的親身感想。

每個人都有年少輕狂的時期,但經歷了那些賀爾蒙狂飆的時間,我們變成了成人,體驗了愛情之外的愛與責任,如果你還沒有體驗過愛情,也沒關係。在生活當中,還有很多你可以愛的對象,你的家人、寵物、朋友乃至地球另一端的人。

因為在乎對方的喜樂,捨不得看到他的難過、不舒服跟失落,他的痛苦,你能感同身受,這就是一種愛的表現,有時不見得會在愛情裡面感受到。因為有了愛的人以後,才懂得柔軟的可貴。就像青少年的時期,經常會頂撞老爸老媽的我們,等到長大以後,才知道爸媽當年的用心良苦跟包容,暗自在心裡告訴自己,再也不要讓爸媽難過了,今後要做讓他們安心的事情。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兒說: 六福村就是我們的迪士尼。
我家霍華德說: 公園就是小孩的迪士尼。
此番言論,我比較贊同女兒。
 
IMG_1380
文章標籤

森林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